新闻详情
查看分类

孤独症干预中语言学习动力的个案分析(下)

来源:本站 作者:心之初 更新时间:2024-04-29 15:08:46

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分享孤独症儿童干预中语言动力的案例:

案例1

峰峰,男,2岁8个月,诊断为孤独症。无跟随及配合意识,偶有少数无意识发音,不恰当的沟通方式(哭闹)。经过两个月的训练后,峰峰可以模仿一些单音,会用几个简单的单字来提要求。但峰峰很“自我”,妈妈和他一起时常常会觉得“难以控制”“孩子不听教导”。

星期六上午,峰峰和妈妈在家里玩汽车轨道的游戏,他们一起将汽车轨道拼了起来,并将“桥洞”也安装好了。这时,妈妈拿出了与这个轨道相匹配的小汽车,峰峰对妈妈说“我要”,妈妈将汽车给了他,他看着妈妈并等待,妈妈在一旁边做手势说:“1、2、3,出发。”峰峰迅速从起点开到了终点(用旗标当标识)。玩第二遍时,妈妈在他将小汽车开到中途时故意拦住,峰峰及时对妈妈说“拿开”,妈妈迅速将手拿开。玩第三遍后,妈妈说“轮到我玩了”,并示意峰峰等待,妈妈很快玩了一遍,峰峰着急地对妈妈说“我要”,于是他又玩了一遍。经过几轮转换后,峰峰能在自己玩完一遍后主动将小汽车交给妈妈,并模仿妈妈边做手势,边说:“1、2、3,出发。”

在学会了轮流之后,妈妈再教导峰峰玩“会说话的汤姆猫”就容易多了,因为之前峰峰的玩法很单一,也不恰当,不愿让别人碰,妈妈想教导都没有机会。现在,峰峰学会了和妈妈轮流玩,在轮到妈妈玩的时候,峰峰在等待过程中会很认真地看着,妈妈用不同的玩法,同时示范给峰峰看。在这个过程中,峰峰不仅学会了如何玩“会说话的汤姆猫”,还学习了如何准确地表达“我要”“轮到我玩”等,即使妈妈玩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峰峰也能耐心地等待了。

在这个例子中,首先,妈妈在玩轨道游戏和“会说话的汤姆猫”的活动中,遵循了峰峰的选择;其次,妈妈在玩的过程中制造了轮流的机会;第三,在轮流的过程中,控制发生着变化,刚开始可以让孩子多玩会,大人玩的时间很短,之后,孩子玩的时间逐渐缩短,大人玩的时间延长。峰峰的妈妈在上面两项活动中的控制非常到位,虽然给予孩子的机会不一样,孩子得到的强化物也不一样,但是她抓住了每一个时机,在控制强化物(开车和玩“会说话的汤姆猫”)的同时,也教导了更多的游戏形式及玩法。孩子通过对妈妈的模仿,学会了在轮流的过程中控制大人的方式:“1、2、3,出发。”从而也感受到了控制别人的乐趣,同时也自主地学习了新的语言。

需要强调的是教导者与孩子之间的互动是双向的,把握分享控制权的度一定要依据孩子的情况以及情景而定,不能一味迁就孩子,也不能完全控制孩子。

微信图片_20240429144444_副本.jpg

案例2

朵朵,女,3岁,诊断为孤独症。能听从简单的指令,有简单的单音模仿,不能辨别物品名称。

朵朵很喜欢卡片,在家和妈妈经常玩“变变变”的游戏。看到桌子上摆有卡片(袜子、饼干、杯子、蛋糕等),她都会拿着卡片示意妈妈读。妈妈将她最喜欢的几张卡片抽出来,并准备了相同的实物,妈妈将实物放在一个口袋里面,当朵朵拿出一张卡片时,妈妈会先说出它的名字再拿出实物。朵朵对袜子的图片最感兴趣,她拿出袜子的图片时妈妈说出卡片名称“袜子”,等了几秒后朵朵模仿说“袜子”,这个时候妈妈一边说“变变变”,一边将袜子“变”出来,朵朵开心极了。她再次拿起袜子的图片,妈妈示范说“袜子”,朵朵及时地反应“袜子”,妈妈又迅速将袜子“变”了出来。接下来,妈妈将袜子的图片拿起来,等了等,朵朵说“我要”,妈妈不给予回应,朵朵又说“袜子”,这个时候妈妈迅速将袜子“变”了出来。妈妈又拿出袜子的图片,朵朵迅速说“袜子”,妈妈将袜子“变”出来。重复几次练习后,朵朵可以主动命名袜子。接下来,妈妈拿出蛋糕的卡片,示范说“蛋糕”,朵朵模仿说“蛋糕”,妈妈用叉子叉了一小块蛋糕给她吃。经过几次练习后,朵朵可以主动命名蛋糕。这时,开始做辨别练习,妈妈先将蛋糕的卡片拿出,朵朵很快说“蛋糕”,于是得到一小块蛋糕,妈妈又出示袜子的卡片,朵朵说“蛋糕”,妈妈没有给予反应,几秒后朵朵说“袜子”,妈妈立即将袜子“变”出来。

在这个例子中,妈妈遵循了强化物的使用原则,在给予蛋糕做强化时选择的是小块,体现了适当性的原则,在每一次孩子正确的反应后给予其自然强化,从而强化了主动正确的命名。在设计游戏时,妈妈也很用心,她选择“变变变”的游戏方式是朵朵喜欢的。在体现新旧交替的原则的同时,坚持了有条件的区别性强化,当妈妈出示袜子的卡片,朵朵回应“蛋糕”时,妈妈没有给予强化,当她回应袜子时,妈妈及时地强化了。继续使用这些方法,妈妈很好地教导了朵朵辨别许多物体名称。

微信图片_20240429144446_副本.jpg

案例3

威威,男,3岁4个月,诊断为孤独症。有简单的单音模仿,主动沟通能力不足,不遵从指令。近期语言目标是训练威威用单词主动提要求并扩展大量词语,伟伟妈妈利用了一切自然机会加强练习。

威威早上刚刚起床,妈妈协助他洗漱后,穿好鞋子准备出门时,没有像往常一样将门打开,而是靠在门旁边,威威看着妈妈,妈妈示范说“开门”,威威及时模仿说“开门”,妈妈打开了门,威威开心地和妈妈一起上学去。下午放学,妈妈接威威回家,走到门口,妈妈仍然没有像往常一样将门打开,而是靠在门旁边,威威看妈妈一下,妈妈示范说“k”,威威说“开”,妈妈立即将门打开,威威开心地进去了。吃完晚饭,妈妈准备带威威去公园玩,他们走到门口,威威主动对妈妈说“开门”,于是妈妈立即将门打开,威威开心地和妈妈去公园玩。他们在公园里玩了一个小时后回家,快到家门口时,威威走在前面,妈妈假装走在后面掏东西,威威着急地拉妈妈并说“开门”,妈妈将门打开。威威进门后就冲到水壶旁边(放置在高桌上),指着水壶看着妈妈,妈妈示范说“喝水”,威威立即模仿说“喝水”,妈妈帮他倒了一小杯水,威威一下就喝完了,他拿着杯子,看着妈妈,妈妈用口型辅助说"h s”,威威立即说“喝水”,妈妈立即帮他再倒少量水,重复几次后,威威可以主动说“喝水”。

在这个例子中,威威的妈妈很自然地用到了一系列自然活动学习语言,自然活动是自然强化的最佳环境和最佳时机,活动的结果是活动中语言行为的自然强化。要充分运用好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自然活动,还需要全面了解孩子的常态作息时间、活动兴趣、活动特点,从中找出语言学习的机会。如:威威的妈妈利用了出门(上学、去公园)、回家等不同的时机教导孩子学习“开门”,整个过程自然发生,不需要特别的设计,用好技巧就对了。威威在公园玩累了,口渴了,回到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喝水,这时就是学习“喝水”的最好机会,得到水就是对“喝水”这一语言行为最好的自然强化物。

很多孤独症的孩子在学习新的发音和词的时候,刚开始发音可能不是最准确的,需要一个努力尝试的过程,为了减少孩子的挫败,维持孩子的语言学习动力,一定要强化孩子每一个努力。

微信图片_202404291444446_副本.jpg

案例4

佳佳,女,2岁2个月,诊断为孤独症。有无意识的少数几个发音,不遵从指令,对大型玩具感兴趣。

妈妈陪佳佳在操场上玩滑滑梯,她玩得很开心,当她准备再一次从滑道上滑下来时,妈妈用手臂挡住了她,示范说“滑梯”,佳佳看了妈妈一眼,说“hhh”,妈妈立即将手放开,让佳佳滑下去。佳佳继续按原有程序玩,她走上滑梯,准备滑下时,妈妈再次用手臂挡住了她,示范说“滑梯”,佳佳回应说“huahua”,妈妈立即将手放开,佳佳又得到了滑下去的奖励。几次这样的练习后,佳佳可以用“huat”作回应,妈妈每一次都会让她得到滑滑梯的奖励。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与积累,佳佳可以很清楚地说“滑滑梯”。

这个例子中,一开始佳佳的发音离标准很远,但妈妈在孩子努力做出反应后及时地给予她强化物--让她滑下滑梯,这就是奖励孩子的努力。从这个过程中看得到,孩子非常喜欢玩滑滑梯,玩得也很开心,他们之间的互动是成功的。佳佳在一次次的练习中努力尝试,表示她的动机得到了维持。随着练习频率的增加,佳佳发音的准确性也在不断改善,第一次是“hhh”,后来是“huahua”,再接着是“huat”,最终可以准确地说出“滑滑梯”。

参考文献:独症干预的关键性技能训练法——李丹,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4


Copyright©2006-2024

武汉市洪山区心之初特殊教育培训学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