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查看分类

武汉心之初特教学校(新洲校区):论家校共育

来源:本站 作者:心之初 更新时间:2022-08-12 14:48:37

陈述论点

人们每天都要面对来自社会上的各种挑战和竞争,现在的幼儿要想在以后的发展中处于金字塔的顶层,就需要从小养成优良的作风。幼儿的独立性在⼀个人的未来生活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幼儿的独立性首先表现在生活自理方面,生活自理首先表现在可以独立的进餐,并在进餐后可以独立收拾自己的餐具。

  当前家庭里的小朋友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对幼儿溺爱现象十分严重,如今的小朋友在家里,享受着“小皇帝”、“小公主”般的待遇。正是这种入校前的溺爱,使很多小朋友养成了挑食、厌食,吃饭时边吃边玩等很多不良的进餐习惯。很多的小朋友在入校前,⼀直都由家长喂食,使其到了学校之后,不能独立的自己进餐。家庭是幼儿的第⼀所学校,而家长就是幼儿的第⼀任老师。家长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了幼儿,实施家校合作机制迫在眉睫。

IMG_20220715_100246_副本.jpg

一、幼儿的不良的进餐习惯的养成因素及解决方法

1. 幼儿不良的进餐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

    幼儿在入校之前养成不良的进餐习惯,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家长在进餐时不仅没有给幼儿起到榜样作用,家长认为进餐不是很大的问题,幼儿园也没有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1)家长没有起到榜样、模范作用

  模范对于儿童来说是先天的能力,家长的某些行为,幼儿通过模仿可以很快“学会”。很多家长在家里进餐时,有很多不良的习惯,比如,进餐时与人聊天,边玩手机边进餐,也会有挑食、厌食的不好行为。幼儿总认为,家长做的都是对的,无形中就把这些行为作为自己的标准。家长的言行不⼀的教育方式,也会对幼儿造成认识上的混乱,会误导幼儿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家长在进餐时⼀直说话,还不断地对幼儿说,进餐的时候不要说话。家长只注意了⼀般的说教,而忽略了更重要的言传身教。  

(2)家庭的不科学的教育方式

  家庭对于幼儿来说,是最初的社会性发展的地方。幼儿都是从家长那里学习到基本的生活技能。所以,不科学的教育方式会给幼儿以后的发展带来不好的影响。家长溺爱是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大多数幼儿在入园前,在家里进餐都是通过家长喂食的方式。使幼儿不能掌握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对于幼儿的挑食、厌食,家长都是默认的态度,长而久之,幼儿的挑食、厌食变的更为严重。

(3)学校教育的现状及分析

  幼儿在入校之后,教师对这些刚入校年纪比较小的幼儿的执行能力的培养不够。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幼儿教师对其自然知识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对幼儿执行能力的培养。虽然近几年这种观念有了转变,但是仍旧没有深刻意识到幼儿社会性的培养,没有深刻认识到幼儿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幼⼉的执行能力的培养对其以后⼀生受用无穷。幼儿教师不注重和家长的配合,不能和家长⼀起统⼀目标的基础上,⼀起对幼儿进行教育。

微信图片_20220711160033_副本.jpg

2.幼⼉良好的进餐习惯的养成

  幼儿进餐习惯的养成是⼀项长期、持续而且复杂的工作,这不仅需要幼儿园与家长方面的耐⼼教育,更需要两者合作、沟通和交流,形成责任明确,执行性强的教育方式。

(1)少盛多添,逐渐加量的方法

  刚进入学校的幼儿在大多数家长的反应当中可以总结出,幼儿进餐时总是有吃不下的⼼理。幼⼉在看见满满的⼀碗饭时,会产生⼀种恐惧的心理。面对太多的饭菜会加重幼儿的⼼理负担,同时产生畏难情绪,使得幼儿对吃饭失去兴趣。所以在给幼儿盛饭时,有意的不要盛满。幼儿在吃完⼀次后,再次盛饭,会增加幼儿的自信心,这样既不浪费粮食,又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很多幼儿不喜欢吃绿色的蔬菜,这些习惯是长期形成的结果,所以也不要奢求马上就改好。针对这些幼儿的这些习惯,采取逐渐加量的方法。开始的时候,少给幼儿盛⼀点绿色蔬菜,吃完之后,教师和家长要及时鼓励,然后逐渐增加绿色蔬菜的量。比如,说“你太棒了,吃了这么多萝卜”。家长与教师的⿎励,会增加幼儿对于以前不喜欢吃的蔬菜的食欲,同时还可以逐渐改变幼儿的这些挑食的坏毛病。 

(2)言传身教法

  由于幼儿都处于⼀个年龄层次比较低的一个群体,他们对于⼀般的说教,没有很好的接受能力。但是他们对于身边的成年人的行为却有着极强的模仿能力,所以,身边的家长与教师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此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双方都要注意自身言行举止,尤其是在进餐吃饭的时候,⼀定要以身作则。此外,还可以讲述爷爷奶奶年代的时候的那些吃不饱饭的经历,使他们增加对粮食的爱惜之情,懂得节约粮食。

(3)“大拇指”教育法

  平常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应该与表扬为主。每个幼儿都希望得到家长以及⽼师的表扬,表扬对于幼儿来说是⼀种极大肯定。当幼儿在进餐过程中比上次有了进步时,我们应该及时表扬和鼓励。及时的肯定与鼓励可以有效的激发幼儿内⼼深处的积极情绪,还能够把这些好的习惯进⼀步的加强。表扬方法可以为⼀个温暖的拥抱,也可以为⼀朵小红花。家长在家中,还可以开展吃饭比赛,吃饭期间不可以讲话,不可以把饭菜掉到地上。针对优胜者,家长要表扬。另外,在遇到幼儿不好好吃饭的时候也要适当的批评教育,然后加以纠正,但必须掌握批评的方法与艺术,不可简单粗暴地处理。

微信图片_202207211855366_副本.jpg

二、建立家校沟通互动机制,分享科学育儿理念和策略

  幼儿健康的进餐习惯不仅需要依靠学校的教育,还需要家庭中家长的配合。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的养成必须依赖家校长期的沟通、合作才能够完成。家校合作,主要是通过协调两方的教育力量,形成对幼儿进餐行为教育的合力,教师及时把幼儿在幼儿在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请家长也将幼儿在家情况如实转告⽼师,对幼儿进行连续不断的教育影响。只有双方对幼儿的进餐情况进形教育,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短信和电话的形式把幼儿在校中的训练情况已以及训练方法情况汇报给家长,家长再把幼儿在家中的饮食情况报告给老师。对幼儿在校中或家中的挑食厌食等问题,引起老师和家长双方的重视。并及时沟通,找出原因并取得共识,⼀起寻找解决方法。还要求家长在家的时候要以身作则,积极主动帮助幼⼉改善不好的进餐习惯。家长和⽼师还应该不断调整和更新原有的教育方式,使之可以适应幼⼉的不断转变的过程。

  经过⼀段时间学校生活的适应,年纪小的幼儿进餐习惯就会有明显的好转。,而且以前挑食厌食的幼⼉,现在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通过长时间文化知识的教育,幼儿也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大家应该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绝不浪费⼀颗粮食,其它的⼀些不良习惯也都有了很大的改善。

微信图片_2022070618152917_副本.jpg

案例

幼儿姓名:子墨(化名),三岁半,吃饭慢,遇到不喜欢吃的东西时,他就会一直坐着,不动一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吃饭的时候不专心,很容易被别的事情所吸引,注意力不集中,就餐习惯不好。

1、分析原因

     该幼儿在家时都是外公外婆一口一口喂才能吃得进去,而且坐不住。因为挑食,家中总是做他喜欢吃的食物来吃。上学时,由于时间原因,家长没时间准备饭菜,只能每天带一些代餐的零食。所以难免会有他不爱吃的东西。他的个子长得快,这样偏食一定会对他的身体有一定影响的。这正是家长所担心的事情,每天问他就餐情况比问别的事情都要多。我们也在积极的想办法帮助子墨小朋友纠正这个不良的饮食习惯。

2、对策、措施

      针对该名幼儿的实际情况,我首先给所有小朋友讲了一个故事《挑食的小豆芽》说的是一个小朋友因为挑食偏食,被人嘲笑是个豆芽菜。让子墨小朋友懂得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并且好的就餐,习惯也很重要。同时小朋友们懂得必要的饮食营养是不可缺少的。每当子墨自己独力地吃完一顿饭的时候,家长都回给他鼓掌,并发给他喜欢的强化物。有的时候家长反映发现是他不爱吃的食物时,就让家长做一些事情来吸引他的注意力,比如:将他喜欢的玩具拿出来给他玩。前提是要把这些饭菜吃完,这样他就会很自愿尝试着吃完这些饭菜,但必须是循序渐进的。最重要是要取得家长的理解,做好家校配合。和家长主动积极沟通,让家长在家也要持续教育幼儿养成好的进餐习惯。

3、效果与反思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该名幼儿有了很大的进步。吃饭的时候偏食的现象几乎没有了,也不往地上或桌上掉饭粒了。每次吃完还会看向妈妈,妈妈就会不断的鼓励他:“今天真棒,继续加油!”。从这个案例中我领悟到,小朋友们的个体习惯不同,一定要因人而异地采取措施,从不断的教育和鼓励中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如果不分析原因,一味批评他们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效果则相反。让他们在自已成功的喜悦中把不足和毛病改掉。这样的方法则会更加符合幼儿的心理和他们的发展需要。

1647588161)_副本.jpg

总结: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不是⼀朝⼀夕的,需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家校合作对促进幼儿形成较强的执行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家校合作还需要坚持,只有通过坚持才能够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意识。家长和学校的教师还要根据幼⼉的自身条件“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对其进行培养。幼儿的早期的行为习惯的教育,对其以后进入社会,更好的融入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分享:武汉心之初特殊教育学校(新洲校区)谢老师



Copyright©2006-2024

武汉市洪山区心之初特殊教育培训学校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