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1089239
18802760731
18971236713
2025年7月15日,武汉心之初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室里,充满了惊叹与欢笑。这一天,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会的志愿者团队携手武汉心之初特教,成功开展了主题为“AI织梦,智纺童行”的暑期创新实践课程,为特殊需要儿童打开了一扇融合科技与艺术的梦想之窗。
科技启蒙,让梦想“动”起来
本次活动中,志愿者们两人一组,深入心之初学校的各个班级。在“职业梦想启蒙”课堂上,志愿者们首先通过AI生成的拟人化可爱动物短片,点燃了孩子们对科技的兴趣。随后,孩子们在志愿者引导下识别各类职业图画,畅谈“我长大后想做什么”。
最激动人心的环节,是孩子们描绘心中的职业形象——无论是英勇的消防员、细心的医生,还是探索宇宙的宇航员。当这些充满童真的画作,借助“豆包”、“即梦”等AI工具瞬间“活”了起来,在屏幕上生动展现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是梦想被看见、被点亮的喜悦。
古今交融,扎染在数字世界“绽放”
另一些教室则上演着传统工艺与前沿科技的奇妙对话。在“手工+AI”融合课程中,志愿者们娓娓道来扎染的千年历史。紧接着,AI技术大显身手,将静态的扎染图案瞬间转化为动态影像,并“穿”在虚拟人物身上展示效果,令孩子们惊叹不已。
孩子们在志愿者手把手的耐心指导下,亲身实践折叠、捆扎、浸染等传统步骤,亲手参与制作出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创作完成后,再次借助AI魔法,孩子们的作品在屏幕上“动”了起来,或旋转流淌,或“穿”在虚拟的人物身上展示风采。从指尖的创作到屏幕上的跃动,孩子们全程体验了从实物到数字的创造闭环。
创新实践,播种希望
这场别开生面的暑期实践课,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创造力与动手能力的深度培养。它巧妙地将前沿的AI技术、传统的扎染艺术与特殊教育需求相结合,创造出沉浸式、互动性强的学习体验。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热情高涨,积极动手尝试,教室里始终洋溢着欢乐而专注的学习氛围。
心之初特殊教育学校曾校长表示:“这次‘AI织梦,智纺童行’活动,为我们的孩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AI技术降低了表达的门槛,让他们的奇思妙想得以生动呈现,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就感。而扎染与AI的结合,则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科技赋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谢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会志愿者们的全情投入。”
西安工程大学的志愿者代表也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科技的力量,为这些特别的孩子们编织更多彩的梦想。看到他们专注的眼神、灿烂的笑容,以及在AI辅助下自信表达创意的样子,就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收获。科技向善,我们希望它能成为照亮特殊儿童世界的一束温暖的光。”
此次“AI织梦,智纺童行”暑期实践课的成功举办,是高校资源服务特殊教育、科技力量助力特殊儿童潜能发展的生动实践,是心之初特殊教育学校在坚持科学循证干预技术下发展多元化、综合性课程的展现。它证明了,当创新的教学遇上责任与关爱,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让梦想的种子在科技的沃土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编辑制作:心之初李老师
审核:心之初网络事业部
上一篇:党旗辉映特教路 初心点亮成长灯 ——洪山区残联领导莅临武汉心之初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专题党课指导
Copyright©2006-2025
武汉市洪山区心之初特殊教育培训学校 版权所有